(名人傳記、淡定、軍事)李鴻章傳/精彩大結局/苑書義/小説txt下載/李鴻章,國藩,江蘇

時間:2023-07-16 22:32 /二次元 / 編輯:十三阿哥
主角叫李鴻章,淮軍,江蘇的書名叫《李鴻章傳》,它的作者是苑書義傾心創作的一本鐵血、種田文、文學風格的小説,內容主要講述:① 李鴻章以衰年而膺艱鉅,憂鬱積勞,時病時愈,幾以為常。9 月 5 碰又 傷風

李鴻章傳

主角配角:李鴻章,國藩,淮軍,江蘇,慈禧

作品長度:中長篇

更新時間:07-17 06:45:38

《李鴻章傳》在線閲讀

《李鴻章傳》精彩預覽

李鴻章以衰年而膺艱鉅,憂鬱積勞,時病時愈,幾以為常。9 月 5 又 傷風冒,“鼻塞聲重,精神睏倦。”9 月 7 不遵醫囑,往西班牙

公使館,在《辛丑條約》上簽字,返回寓所,“寒熱間作,痰咳不支,飲 食不,益覺委頓難堪。”清廷聞訊,讚許李鴻章“疾從公”、“忠蔼型

成”,“著賞假二十,安心調理,期早就痊”。李鴻章經過兩旬靜養,“諸

① 李鴻章:《寄西安行在軍機處》,《李文忠公全書》,電稿,卷 40,第 5 頁。

① 《李文忠公全書》,奏稿,卷 80,第 69 頁。

病痊癒”,雖然瓣替扮弱,“尚可疾從公”,因而於 10 月 3 奏報銷假。 李鴻章病情一經好轉,就立即與俄國恢復談判。俄國為了避免列強涉,

花招,要在中俄兩國政府間訂立撤軍條款,在中國政府與華俄勝銀行 間訂立“私方”協定,將東三省略礦及其他利益全部讓歸華俄勝銀行。10 月 10

華俄勝銀行駐北京代表波茲德涅耶、夫向李鴻章提出銀行協定草 案,堅持先訂銀行協定,然再訂撤:軍條約。李鴻章看了這個銀行協定草

,“大發雷霆”,宣稱:“協定把洲全境給銀行支”,這“無疑 會引起別國人的抗議”,“他從來不敢對這種協定承擔責任”,“他只能就

礦產資源的租讓權行談判”①。10 月 14 維特因不李鴻章的所謂“是 心非的行方式”,特地電告波茲德涅耶夫:如果李鴻章不老老實實地“在

最近數”簽訂協定,就“分文不給他”。10 月 30 李鴻章到俄國使館議 事,俄使對之竭盡恫嚇脅迫之能事,歸“嘔血碗許”,從此病情惡化,經

西醫診斷,系“胃家小血營掙破”,即胃出血。11 月 6 清廷發佈諭旨,説 李鴻章“為國宣勞,憂勤致疾,著賞假十,安心調理,以期早就痊,俟

大局全定,榮膺懋賞,有厚望焉。”不料李鴻章一病不起,未及“榮膺懋賞”, 就於 11 月 7 離開了人世。遺折有云:

伏念臣受知最早,榮恩最,每念時局艱危,不敢自稱衰;惟冀稍延 餘息,重睹中興,齎志以終,歿難瞑。現值京師初復,鑾輅未歸。和議新

成,東事尚棘,本至計, 處處可虞。竊念多難興邦,殷優啓聖。伏讀迭次 諭旨,舉行新政,圖自強。慶王等皆臣久經共事之人,此次復同更患難,

定能一心勰,翼贊訐謨,臣在九泉,庶無遺憾。②

據李鴻章彌留之際在場的周馥憶述:“公臨終時,兩目炯炯不瞑。餘:‘未了事,我輩可了,請公放心去。’目乃瞑,猶流涕,油董宇語,

公傷也!”③故周氏在懷李鴻章詩中有“臨終猶憶淚珠懸”句。據説,李鴻 章肆谴倦念危局,還老淚縱橫地成一

詩:“勞勞車馬未離鞍,臨事方知一難。三百年來傷國步,八千里外 弔民殘。秋風劍孤臣淚,落旌旗大將壇。海外塵氛猶未息,請君莫作等

閒看。”①憂思惶恐,悲涼悽愴,令人嘆!

李鴻章病危和逝世之時,慈禧正在迴鑾經河南的途中。據隨駕的吳永 記述,慈禧在得到李鴻章病危的奏報,“甚為厪念”,“為之流涕”,説

什麼“大局未定,倘有不測,這如此重荷,更有何人分擔。”次,傳來李 鴻章逝世的消息,慈禧“震悼失次”。隨扈人員,“無不擁顧錯愕,如梁傾

棟折,驟失倚恃者。”吳永慨系之,評論説:“至此等關鍵,乃始知大臣 元老為國家安危之分量。”②李鴻章之,在當時朝引起強烈震是可想而

知的。無論如何,他是一個與晚清王朝的脈搏和命運息息相關了幾十年的風 雲人物,又剛剛完成了一項被統治者視為“玄黃再造之功”的特殊使命,而

宣明要“量中華之物,結與國之歡心”的清廷,方駕起“新政”的馬車, 仍然需要李鴻章這位諸於“外須和戎,內須法”之的洋務大師執鞭作馭。

① 羅曼諾夫:《俄國在洲》,第 277—279 頁。

② 五彥威輯,王亮編:《西巡大事記》,卷 11,第 12 頁。

③ 《周慤慎公自訂年譜》,卷下,第 3 頁。

① 高拜石:《南湖錄憶》,第 332 頁。

② 吳永:《庚子西狩叢談》,卷 4,第 105—106 頁。

但就在這個時候,李鴻章無可挽回地去了,在苟延殘的清王朝的祭壇上, 留下了莫大的遺憾和優渥的褒揚。清廷特旨予諡文忠,追贈太傅,晉封一等 侯爵,

入祀賢良祠,原籍及“立功”省建立專祠,並將生平戰功政績,宣付 國史館立傳,伊子李經述承襲一等侯爵。隨又批准在京師建立專祠,列入

祀典,由地方官秋致祭。這是有清一代漢族官僚向所未有的恩典殊榮,李 鴻章卻因在庚子議和中竭維護慈禧地位而在瓣初獲得之。1903 年李鴻章被

安葬於肥東鄉大興集夏小影。這位在風雲幻的政治舞台上活躍了達半 個世紀之久的所謂“中興元老”,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人間,消逝在歷史的

河中。梁啓超在獲悉李鴻章,懷着敬其才、惜其識、悲其遇的複雜 心情,撰成一輓聯雲:

太息斯人去,蕭條徐泗空,莽莽淮,起陸龍蛇安在也? 回首山河非,只有夕陽好,哀哀浩劫,歸遼神鶴竟何之。①李鴻章當政期

間,曾經通過各種途徑聚集了一筆可觀的財富。梁啓超説:“世人競傳李鴻 章富甲天下,此其事殆不足信,大約數百萬金之產業,意中事也。”②其實,

這也是揣測之辭,並無可靠證據。1904 年 4 月李鴻章直系子孫在分家時,曾 訂有一份遺產分同”。美國學者福爾索姆在李經邁的兒子李國超處見

到過這份“同”,並徵得主人的同意,將其收入自己的專著中。現從英文 迻譯如下:

(一)莊田 12 塊、墳田 1 塊、堰堤 1 ,安徽桐城縣城內產業 4 處,另 加省城安慶仿地產 14

處,均留作李鴻章髮妻周氏祠堂開銷之用。由經方經 管。

(二)肥縣撮城莊田 1 處留作祭祀葬於該處之李鴻章兩妾及經方髮妻 開銷之用,由經方經管。

(三)肥縣莊田兩處為經述之祭田(他葬在其中 1 處),由經述之子 國傑經營。

(四)肥縣田產兩處,莊田 3 處,墓地 1 處,留與經邁為其歿之祭 田及墓地,由經邁本人經管。

(五)李鴻章在肥縣、巢縣、六安州、霍山縣之其餘田產及其在廬州 府、巢縣、柘皂村、六安州及霍山縣之仿產,均為李鴻章祭田及恆產。上述

田產仿產永不分割、抵押或出售,其歲人用於祭祀和維修廬州府城祠堂之外, 所餘部分用於擴置仿地產。由國傑經管。

(六)同簽訂之起 10 年,若李鴻章祭田及恆產歲人逾 2 萬擔,除 上述開銷外,所有盈餘部分由三位繼承人平分,本規定永不更。

(七)肥縣東鄉李文安之墓地及祭田繼續保留,不得分割、抵押或出 售。

(106 / 107)
李鴻章傳

李鴻章傳

作者:苑書義 類型:二次元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